构建通武廊信用联合体 推动区域信用协同新跨越
近年来,武清区发展改革委与通州区、廊坊市的信用主管部门,多维度全方位强化工作联动,创新工作方式,合力破除区域壁垒,大力推动“通武廊信用联合体”品牌建设,不断探索区域信用协同工作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通武廊信用联合体顶层设计
通武廊三地作为“信用京津冀晋”协同发展的“桥头堡”和“试验田”,积极探索跨区域信用协同工作路径,深入落实《“通武廊”守信联合激励建设行动方案》,制定《通武廊守信企业联合激励工作方案》,每季度定期召开信用共建联席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合作机制,进一步夯实通武廊信用联合体的发展根基。
健全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三地不断深化公共信用信息跨区域共享和融合应用,强化公共信用报告应用宣传引导,实现信用报告跨区域互查互认,建立通武廊守信联合激励“红名单”。2023年以来,累计对纳入“红名单”的560家市场主体进行动态管理,实施定期更新机制。推出《通武廊“风险+信用”分级分类综合评价A级企业》名单,两批次共计5010家企业上榜,为重点领域守信联合激励提供信用信息支撑。
推动联合激励应用场景落地
三地联合制定《“通武廊”守信联合激励信用+应用场景目录》,围绕行政监管、金融服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惠及民生、工作创新等方面,开展多角度业务合作,推出联合激励场景20个,深化“信易贷”“信用+行政审批”等重点领域守信联合激励应用场景落地。
通武廊信用联合体建设通过完善信用共建顶层设计、促进信息互通与政策协同、推动守信激励应用场景联动,共同打造跨区域信用共建先行先试样板,助力京津冀晋信用一体化建设迈向新高度。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