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 >> 新闻详情

海事+金融+服务,让安全信用变真金白银

发布时间:2025-08-25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典型案例
分享到:

“海事安全评级成了贷款‘通行证’,手机点一点就办妥船舶抵押!”近日,在丰都县“金融+海事+服务”推进会上,重庆华弘船务负责人感叹:这场由重庆海事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涪陵分行丰都营业管理部、丰都县交委等部门举办的会议,将船舶安全监管数据与金融信用体系深度联通,为船民带来“减环节、降成本、增实效”的切实获得感,让24家航运企业真切感受到“数据代跑腿、信用变真金”的服务温度。

信用共享,安全记录化身“融资资本”

“好信用成了真金白银!”政策宣讲现场,多家航运企业代表连连称赞。聚焦航运企业“融资难”痛点,重庆海事局深度落实交通运输部“双共”行动要求,与人行丰都营管部建立安全信息双向通报机制。

通过主动向金融机构推送船舶安全评级、污染防控记录、行政处罚等12类监管信息,将海事信用深度融入金融授信模型;同时中国银行对安全评级A类企业推出利率优惠15%的“绿色船舶贷”;人保财险对连续三年零事故企业实行保费直降20%的“安全减费”政策。这几项创新让船民切身感受到:管好船舶安全,就是守护发展钱袋。

服务革新,船舶抵押实现“云端速办”

针对船民“手续繁、跑腿多”的难题,重庆海事局与金融机构联动推行极简服务新模式。船舶抵押权登记启用简版电子合同,申请材料大幅精简;企业通过“长江e+”APP拍照上传材料,海事人员在线核验,最快2小时即可办结。“坐在船上点一点,省下3天奔波时间,在船舱就能办大事!”航运企业负责人竖起大拇指。此项改革每年可为辖区航运企业节省大量办事时间,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船民少跑腿”。

风险共治,信息互通守护“一江碧水”

“要让政策红利从‘纸上’落到‘船上’”重庆海事局副局长沈建在签约仪式上强调。依托“双共”行动搭建的信息共享桥梁,使得本次推进会实现三重惠民突破:政金企联动注入高额专项信贷资金,定向支持船舶LNG改造;建立“海事监测+金融授信+保险兜底”全周期服务链,助力降低企业改造成本;开通“船企诉求直通车”热线,多部门联席解难题,确保问题24小时响应。

随着《共建合作协议》全面落地,重庆丰都辖区24家航运企业、近百艘船舶将驶入绿色转型快车道,为守护一江碧水、惠泽沿岸民生书写新篇章。

“海事+金融+服务”协作是重庆海事局落实“双共”行动的创新实践,通过打通海事监管与金融信用壁垒,让安全记录转化为融资优势、违规行为承担信贷代价,让政策红利从“文件纸”落到“船民口袋”、安全效益从“监管端”渗入“发展链”,既是落实“共抓大保护”的生动实践,更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写下惠民新注脚。

信用中国 | 2025-08-25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