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 >> 新闻详情

累计担保超1亿元 山东农担“信用+担保”模式激活临沂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10-20 | 来源:信用中国 | 专栏:典型案例
分享到:

乡村振兴,金融为要。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关键力量,山东农担主动扛起试点担当,以“信用+”体系建设为核心抓手,在统筹推进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的实践中走在前列,为沂水县乡村发展注入强劲金融活力。

机制破局:“全信用授信+贴费支持” 打通农业融资堵点

早在2023年,沂水县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统筹推进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的试点县;2024年,山东农担优先将沂水县列为全省首个农担信用体系建设推广试点,并量身定制《关于美德沂水信用农担工作实施方案》,推动美德信用与农担服务深度融合。

该方案在授信担保机制上实现关键突破:简化以往复杂的反担保要求,首次采用全信用授信模式——农户及农业经营主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美德信用评分,成为授信增信的核心依据。这一创新彻底打破了农业经营主体因缺乏传统抵押物而贷款难的瓶颈,让“看不见的信用”真正转化为“用得上的金融支持”。

为进一步放大政策红利,山东农担临沂管理中心联合沂水县办事处积极争取县域资源,推动沂水县财政局配套出台担保费全额补贴政策:对首次办理农担贷款的政策性业务给予担保费全额补贴。这一举措直接降低了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让“守信践德”从精神荣誉延伸为实实在在的“减负实惠”,进一步激发了市场主体参与信用建设的积极性。

成效显现:1亿元担保资金精准滴灌乡村产业发展

自2024年8月“美德沂水信用农担”工作启动以来,政策成效已经显现,山东农担临沂管理中心已为沂水县美德积分信用评级B级及以上客户,累计担保贷款超1亿元。众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此升级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经济效益节节攀升。

此次“信用+担保”的深度实践,不仅为乡村振兴精准输送了金融活水,更以“守信受益”的正向激励,激活了农户与经营主体践行美德、诚信经营的内生动力。未来,山东农担将持续深耕农村金融领域,让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享受到信用转化的金融红利,不断探索金融服务创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金融支撑。

信用中国 | 2025-10-20

请进行滑动验证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