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级动态】武清区:“信用+消防”筑牢安全“防火墙”
近日,在武清区某企业内,一场针对消防信用体系建设的专题培训有序开展。参训人员通过理论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系统掌握了消防安全的核心知识与实操技能,并深入学习我市在消防安全领域相关信用政策法规及分级分类评价标准。此次培训,是武清区持续推进“信用+消防”融合治理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
据悉,近年来,武清区不断深化消防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通过打通数据共享壁垒、实施分级分类精准监管、推动信用承诺全覆盖、拓展信用应用服务场景等多项举措,构建起“信用+消防”融合治理的新模式,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消防安全“防火墙”。
01数据共享破壁垒:跨部门联动织密信息网
为破解消防安全监管中“信息孤岛”难题,武清区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畅通政务数据交互渠道。消防部门依托区信用平台共享的行政处罚数据资源,开展靶向研究与系统分析,形成兼具指导性与可操作性的信用信息应用建议。这一举措不仅为镇街消防安全执法提供精准数据支撑,更助力监管部门动态掌握辖区企业消防状况、科学研判风险趋势,为制定差异化治理措施夯实决策基础。
02分级监管提效能:精准施策构建闭环体系
聚焦养老院、医院等消防安全高风险领域,消防部门联合民政、卫健等部门结合不同场所的监管重点出台区级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实施差异化监管。对信用评级优良的单位,减少检查频次、侧重政策指导;对信用评价较差的单位,强化监管力度、督促隐患整改。同时,针对重点单位开展“一对一”专业辅导,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形成“评级—监管—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让监管既有“力度”更具“精度”。
03信用承诺全覆盖:履约约束激活主体意识
将信用承诺作为监管工作“关键抓手”,推动其与日常监督检查深度融合。截至目前,本年度已实现全区788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信用承诺全覆盖。通过把履约践诺情况纳入常态化检查,持续强化责任主体的消防安全意识与底线思维,推动企业从“被动遵守规定”向“主动落实保障”转变。
04场景创新拓服务:信用激励打造良性循环
积极探索“信用+消防”多元化服务场景,创新“消防信用+项目审批”路径,通过查询企业公共信用报告掌握信用状况,为审批提供重要参考,提升政务服务效率与精准度。同时,拓展消防学习实践场景,对信用等级优良的单位优先提供消防站参观、定制化上门演练、微型消防站实操指导等服务,以信用激励增强企业自主管理意识,构建“以信促管、以信促服”的良性循环。
在武清,“信用+消防”模式充分发挥了信用机制在激励与约束方面的双重作用,切实提升了社会公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该举措将信用体系建设与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区域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高效的安全保障。
请进行滑动验证
x